購物車 0
螢幕擷取畫面 2025-04-03 013534

[957B] 全新書,《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川名壯志

NT$ 319.00


[957B] 全新書,《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川名壯志,麥田,2025年3月29日


書籍介紹: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深入探討了2004年6月1日發生於日本長崎縣佐世保市的一起震驚全國的校園悲劇。在這起事件中,12歲的小學六年級學生御手洗怜美在學校內被11歲的同班同學以美工刀殺害,成為日本司法史上加害者年齡最小的殺人案件。這起案件不僅引發社會對兒童犯罪的廣泛關注,也讓人們開始反思教育、家庭和社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作者川名壯志,當時是每日新聞社佐世保支局的新手記者,與被害者的父親御手洗先生有著深厚的情誼。御手洗先生身為該報社的地方主編,突然從新聞工作者的角色轉變為報導對象,這種身份的轉換使他在面對女兒被害的同時,還需應對媒體的關注和報導的倫理問題。川名壯志在書中詳細描述了御手洗一家在事件發生後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們如何在悲痛中尋找前行的力量。

書中不僅呈現了被害者家屬的視角,還涵蓋了學校教師、其他學生家長、警方、兒少律師和媒體等多方觀點。透過這些不同的視角,讀者可以看到事件對各方的影響,以及他們在面對如此悲劇時的反應和思考。特別是對於加害者的處理,由於她年僅11歲,根據當時的日本法律,被視為未被社會安全網接住的「被害人」,因此在司法程序上也面臨諸多挑戰和爭議。

作者選擇在事件發生十年後,當輿論逐漸平息時,才以沉澱的心情撰寫此書。他透過與被害者家屬的深度訪談,記錄了他們在這些年來的創傷與復原之路。書中流露出的情感真摯而深刻,讓讀者感受到在巨大悲痛中,人們如何努力尋找希望和繼續生活的勇氣。

本書不僅是一部對特定事件的紀實報導,更是一部對人性、教育、法律和媒體倫理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們,在面對兒童犯罪和校園悲劇時,社會各界應如何共同努力,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並為受害者和加害者提供適當的支持和引導。


作者介紹:

川名壯志,1974年生於日本千葉縣。早稻田大學畢業後,進入每日新聞社工作,曾任職於佐世保支局、東京社會部等部門,主要負責司法、警察相關報導。2008年離開每日新聞社,轉為自由記者,專注於社會議題的深度報導和寫作。他的作品以細膩的筆觸和深入的調查見長,致力於揭示事件背後的人性和社會問題。

川名壯志的寫作風格嚴謹且富有同理心,特別關注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和被忽視的聲音。在《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一書中,他以第一手的採訪資料和深入的觀察,呈現了事件相關者的真實情感和複雜處


◥目次◣
● 第一部 ●
沒有抱起妳/加害女孩是/連少年法都不適用
暴風雨的開始/殺人意圖/在死者家屬與媒體的狹縫中 
漫漫長夜/V手勢/中間的孩子/小怜,對不起。 
審判開始/前班導的淚水/部落格的心聲/無聊腐蝕心靈
為了停止倒數/實名報導/摸索的大人們
十二歲的遺骸/動機/誤譯/有空嗎?
不哭的同學/把怜美還給我/抓住記者的工作不放
淡忘與漣漪/膚淺表面的彼端/偏差/更生與贖罪
輔佐人的記者會/寂寞籠罩/片刻的休息

●第二部●
●御手洗家/身為被害者的父親 ● 
被稱為死者家屬/在那之後/記憶的開關
父母的心情/孩子的心/那個孩子
什麼是賠償?什麼是救贖?/在人前「可以笑」嗎?

●身為加害者的父親 ●   
緊閉的窗簾/躊躇的會面/徒勞的問答
細繩/遺屬和鄰人/那天,我的女兒

●身為被害者的哥哥●  
我與妹妹/我反而哭不出來/只有我知道
沒有尖叫的地方/無處發洩的憤怒
遲來的失落感/平凡地生活



臻品齋書店在發貨前,

📚書本包裝一層氣泡袋,

再一層強化塑膠包裝袋,

最後才裝進破壞袋!

強化包裝,讓愛書人收到書不失望!❤️

IMG_9089IMG_9088


DALL·E 2024-01-28 22.38.41 - Create a wide, detailed impressionist-style painting of a three-story traditional bookstore warehouse interior, capturing the feeling of being imm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