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桃園長庚紀念醫院 護理部主任 蔡美菊推薦序
管理生死學的驚艷
某天接到一位多年沒見的老同事電話,知我投入安寧療護有多年經驗,問我願不願意幫忙看一份有關安寧療護的稿子,心想個人投入居家安寧已近20年,加上這幾年也負責安寧病房業務,看一份稿子以我的專業經驗應該不成問題,便爽朗答應。收到稿件時,著實讓我吃了一驚,它並不是一篇「稿子」而是一本「書」,第一頁寫「管理生死學」迎接死亡:珍惜當下存在的生命,張家麟著,讀完第一章才知道張教授是一位在生死學領域默默耕耘的學者,後來接到教授電話了解他著作的初心深為感動,更慶幸自己有機會拜讀教授的大作。
彼岸花,四大佛花之一,佛名「曼珠沙華」,代表著死亡與重生之意,傳說彼岸花是開在黃泉路上忘川的兩邊,也有著死亡之花、接引之花、引魂之花、地獄之花的俗稱,當人們走過忘川,就是生死兩別,隔離今生與來世,所有的愛到此進入絕望,不再相見。彼岸花有紅白兩色,紅色彼岸花寓意著無盡的愛意,代表著無盡的思念,死亡絕望的愛情和以後冥界的信息。而白色的彼岸花,則代表心目中,因死亡永遠無法割捨的愛情傷痛,也是向死而生的人間,最無望生死分離的愛情表達。
美麗傳說中說彼岸花,花開一千年,葉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如果來世想要再尋得前世舊愛,就記住每一次轉世時後,在黃泉路上聞到彼岸花的不同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與對方,然後發誓永不分開,然後在下一世,再次跌入生死的輪回。因此,許多愛侶,把彼岸花紋刻在自己的身體上,女性是紅色,男性是黑色,有的還紋刻指紋或者姓名,以便於轉生來世,彼此可以藉著彼岸花尋找到對方,來世再續前生之思念,這是多麼美麗的「道愛、道別與道謝」生死觀。
彼岸花的觀念與意義,而且能夠作為一把鑰匙,貫穿本書的軸線意念,面對挫折、痛苦,甚至臨終前的情景,希望我們能夠修鍊自己,使恐懼降到最低,當我們走向忘川,在黃泉路上手執彼岸花,回想不垢不淨、不生不滅、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掛礙無有恐怖時候,我們善生、善別、也善終,在彼岸花前說聲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