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螢幕擷取畫面 2025-03-28 012322

[957B-19] 女兒心上名為媽媽的傷口:清理女兒們焦慮的引爆點,不負疚、不虧欠,作者: 盧恩惠

NT$ 329.00


【前言】是誰告訴我,這樣才是乖女兒?

第一章  我焦慮的起點與終點:媽媽
將討好媽媽視為首要責任
無論怎麼做,都不夠好
不被理解的女兒,成為不懂理解的母親
女兒在家庭裡扮演的特定角色
來自媽媽有條件的愛
必須一起對抗爸爸的念頭
遍體鱗傷的女兒

第二章  讓我心痛又心累的媽媽
被害者媽媽,加害者女兒
開玩笑的媽媽,感覺受辱的女兒
犧牲的媽媽,愧疚的女兒
欲求不滿的媽媽,有本事的女兒
憤怒的媽媽,無法生氣的女兒
完美主義的媽媽,永遠不夠好的女兒

第三章  現在,是時候原諒了
先盡情地恨,才能放心地去愛
唯有先理解自己的情緒,才能愛媽媽
為什麼媽媽全心的愛,女兒不想要?
如何心平氣和地原諒媽媽?
我必須好好了解自己的創傷
 
第四章  療癒源於媽媽的創傷
階段一:拒絕媽媽
階段二:與媽媽溝通
階段三:對媽媽設定界線
透過「設限」保護母女關係
以正面投射感染媽媽
階段四:承認媽媽的不完美
階段五:放棄自己期望中的「媽媽框架」
成為自己曾經渴望的媽媽

第五章  痊癒的創傷不會代代相傳
在育兒的過程,找到關心自己創傷的時間
媽媽本身得先幸福才行
媽媽和我不一樣
首先,面對過去的自己
學會療癒自己、不傷害孩子的愛

【結語】和媽媽好好相愛的方法


盧恩惠

  作家、語言治療師和心理學家。經營「米諾亞心理諮商中心」,主修言語治療,並在研究所獲得諮商心理學碩士學位,目前正在攻讀心理諮商治療博士學位。專長是輔導難以控制情緒、苦於家庭關係和溝通的人,特別是提供在母女關係中掙扎的女兒們,如何從因母親而受到的創傷中復原。在盧恩惠的心上,也有一道名為媽媽的傷口,透過聆聽諮商者的人生故事,她也一步步的療癒自己。

  盧恩惠在學校、公司和政府附屬機構等各地提供諮詢,以優秀成績獲得韓國心理諮商協會專業心理諮商師表揚。並於《Naver Mom Kids》、《International i-Journal》、《Metro News》等雜誌上固定發表有關親子情感的專欄;同時,她也是「慶尚南道心理支持隊」的成員,接住了許多年輕人受傷的心靈。

  此外,盧恩惠也擔任線上心理諮商應用「Trotst」的專業諮商師,並被選為優秀評審諮商師,並於線上一對一客製化育兒輔導平台「我們的家庭心理聖經·辛巴」教練代表,也是線上輔導「緊急逃生輔導樂園」總顧問,迄今已透過超過5,000次諮詢幫助了前來求助的諮商者。

  著作|《關係就是情感》、《讓言語不再傷害》、《我決定不再關注》、《爸爸媽媽和我孩子的語言學習》、《爸爸媽媽,玩玩吧》。(以上書名皆為暫譯)



臻品齋書店在發貨前,

📚書本包裝一層氣泡袋,

再一層強化塑膠包裝袋,

最後才裝進破壞袋!

強化包裝,讓愛書人收到書不失望!❤️

IMG_9089IMG_9088


DALL·E 2024-01-28 22.38.41 - Create a wide, detailed impressionist-style painting of a three-story traditional bookstore warehouse interior, capturing the feeling of being imm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