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7] 簡體書 書名:活法(精裝版) 作者:稻盛和夫 (譯者)曹岫雲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NT$ 299.00
書名:活法(精裝版)
作者:稻盛和夫 (譯者)曹岫雲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頁碼:212
裝幀:精裝
開本:32
ISBN:9787506063487
1632538390
稻盛和夫、曹岫雲重新修訂,推出《活法(珍藏版)》。
單本全球銷量突破250萬冊。
活法全系圖書突破300萬冊。
季羨林、郎鹹平、馬雲推崇的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作品。 《活法》是一部風靡全球的超級changxiao書,讓無數人在迷茫時代找到活着的意義,修煉靈魂,保護美德,瞬間激發自身潛在的偉大力量,從未做過賠錢的生意,稻盛和夫一生創辦兩個世界500強企業,讓無數獨生子女找到組織的關愛,讓無數孤獨的人體會到集體生活的幸福,讓每個人價值化,高效團隊的基本原則,通讀三遍,人生從此不寂寞。
1632538390
自序
推薦序一人生教科書
序言
混亂的時代中追問人生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在於磨鍊靈魂
單純的原理原則就是不可動搖的人生指針
人生真理在勤奮工作中領會
改變“思維方式”,人生將發生180度轉變
“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則
不斷帶給人類睿智的“智慧的寶庫”
嚴格自律的“王道”人生觀
diyi章實現理想
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纔可能到手——一條人生法則
睡也想、醒也想,持續強烈的願望重要
將要實現的狀態以“彩色”在頭腦中呈現
只要思考達到每個細節,目標就能實現
成功需要縝密的計劃和精心的準備
生病領悟真理
心態決定命運
鍥而不捨幹到底,結果只能是成功
持續努力,變平凡爲非凡
天天鑽研創新,孕育巨大飛躍
傾聽工作現場的“神靈之聲”
人生要時時“有意注意”
描繪夢想使人生飛躍
第二章從原理原則出發考慮問題
人生和經營的原理原則以單純爲好
迷惘時的航標——“人生哲學”
決不隨波逐流,死守原理原則
僅是知道不行,貫徹落實才有意義
“思維方式”決定人生方向
自己的人生之戲如何編演
不在現場流汗什麼也學不到
拼搏在當下這一刻
“喜歡”燃起熱情
戰勝自我向前進,人生大變樣
抓住本質,複雜問題簡單化
問題也不妨單純化
與外國交涉,“正當性”重於常識
第三章磨鍊靈魂、提升心志
日本人爲什麼丟失了“美好的心靈”
對領導的要求是德重於才
時時反省,不忘磨礪人格
磨礪心志的“六項精進”
將感謝刻於童心的“隱蔽唸佛”
隨時準備說“謝謝”
喜悅要直率表露
托爾斯泰的感嘆
切斷蠱惑人心的“三毒”
拔“正劍”成功,拔“邪劍”滅亡
勞動的喜悅是人世的喜悅
將釋迦的“六波羅蜜”銘刻於心
每天的勞動磨礪心志
重新認識勞動和勤奮的價值
第四章以利他心度人生
託鉢化緣中邂逅人心之美
天堂地獄之分由心態決定
利他本來就是經商的原點
利他拓展視野
參與新事業的動機每晚自問自答
爲社會爲世人勇於自我犧牲
利潤只是受委託臨時保管,終需要貢獻於社會
日本應將“富國有德”定爲國策
怎能忘記珍貴的美德
以德爲本的人格教育刻不容緩
別讓歷史重演,構築新日本
從自然界學習“知足”
人類一旦覺醒,“利他”的文明之花將會盛開
第五章與宇宙潮流協調和諧
主宰人生的兩隻看不見的手
懂得因果報應法則,就能改變命運
不必擔心結果,因爲因果必報
宇宙的意志促進森羅萬象生生不息
“偉大之物”向事物注入生命
我爲什麼皈依佛門
不完不要緊,貴在持續“精進”
心中存在真理的“內核”
災難消“業”該慶賀
與其追求開悟,不如運用理性和良心去磨礪心志
凡是存在有價值
踏着人生的正道,走向光明的未來
後記
1632538390
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纔可能到手——一條人生法則
世事難遂人願——對於人生中發生的各種事情,我們無意中就會產生這種看法。然而,正因爲我們有“事不遂願就是人生”的想法,才導致了“事不遂願”的結果。因此,不如意的人生,就產生於你自己消極的想法。
一個人的人生就是他思維的產物,許多成功哲學這麼強調。從我自己的人生經驗出發,我把“心不喚物,物不”作爲自己堅定的信念。就是說,只有自己內心渴望的事情,才能將它呼喚到可能實現的射程之內。首先要明白“心不想,事不成”。
換句話說,一個人心中描繪的事情或心中的願望,會如願地在其人生中出現。因此要想做成事情,首先要思考“要這樣、必須這樣”,這種願望比誰強烈,熱情達到燃燒的程度,這比什麼重要。
我diyi次切身感受這個道理是在40多年前,diyi次聽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講演。當時的松下先生還沒有像後來那樣被神化,我也剛開始創業,還是一名默默無聞的中小企業的經營者。
當時松下先生談到了zhuming的“水庫式經營”。未建水庫的河流,遭逢大雨,就會引發洪澇,而連日干旱,河水就會枯竭。
因此要建水庫蓄水,使水量保持在範圍之內,免受天氣和環境的影響。企業經營也一樣,景氣時要爲蕭條期做好儲備,經營應該留有餘裕。
聽松下先生這麼講,擠着幾百名中小企業家的會場裏,不滿的聲音如波紋般傳開。我坐在後面,明白這些牢騷的內容。
“說什麼呢?正因爲沒有餘裕,所以大家才每天揮汗如雨、惡戰苦鬥,如果有餘裕,誰願意如此辛苦呢?我們想聽的是怎樣才能建水庫,而你現在只是強調建水庫的重要性,有什麼用呢?”在交頭接耳的埋怨聲中講演結束,開始答疑,一位男士站起來,表達了這種不滿:“如能實現水庫式經營,當然很理想,但現實是做不到。怎樣才能做到,如果不教我們具體的方法,說這些有什麼用呢?”聽到這個問題,松下先生溫和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沉默片刻,他便自言自語道:“那方法我也不知道,儘管不知道,但必須要建水庫,你必須得這麼想。”聽松下如此回答,全場一片譁然。幾乎所有人認爲松下先生答非所問,因而感到失望。
然而,我卻既沒有失笑更沒有失望,不僅如此,我受到了莫大的衝擊,猶如電流通過全身。我一時竟有些茫然失色,因爲我感覺到,松下先生的話對我而言,是極爲重要的真理。
1632538390
做企業的目的是什麼?贏利!做企業人的目標是什麼?幫企業贏利!然而,爲什麼在財務報表形勢喜人、經營業績節節攀升的同時,我們還會聽到公司員工對老闆的私下抱怨,看到高層們面對發展的十字路口無法舒展的愁眉,甚此時正目睹着各界輿論對業界翹楚、時代精英們毫不留情、鋪天蓋地的指責與奚落?誠然,所有企業及企業人恪守着贏利——這一亙古不變的原則在時代的浪潮中奮勇前進,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參透了利益背後的玄機?中國並不需要“道義放兩邊、利字擺中間”的商業大鱷,更不會提供給缺乏德行、忽視修爲的企業人廣闊發展的康莊大道;如果想在白熱化的競爭中一枝獨秀,就必須要剖開經濟的表象,探求企業的本質,找到得以在如今的世道中生存下去的活法。這本《活法》的作者稻盛和夫是日本戰後經濟的傳奇,他不用優美的文字取勝,也不用高深的說教讓人五體投地,而是將其多年心得以質樸的文字向我們娓娓道來。企業人會從中領會真正的企業發展之路,而普通人亦將感受到境界的“爲人之道”。

作者:稻盛和夫 (譯者)曹岫雲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頁碼:212
裝幀:精裝
開本:32
ISBN:9787506063487
1632538390
稻盛和夫、曹岫雲重新修訂,推出《活法(珍藏版)》。
單本全球銷量突破250萬冊。
活法全系圖書突破300萬冊。
季羨林、郎鹹平、馬雲推崇的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作品。 《活法》是一部風靡全球的超級changxiao書,讓無數人在迷茫時代找到活着的意義,修煉靈魂,保護美德,瞬間激發自身潛在的偉大力量,從未做過賠錢的生意,稻盛和夫一生創辦兩個世界500強企業,讓無數獨生子女找到組織的關愛,讓無數孤獨的人體會到集體生活的幸福,讓每個人價值化,高效團隊的基本原則,通讀三遍,人生從此不寂寞。
1632538390
自序
推薦序一人生教科書
序言
混亂的時代中追問人生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在於磨鍊靈魂
單純的原理原則就是不可動搖的人生指針
人生真理在勤奮工作中領會
改變“思維方式”,人生將發生180度轉變
“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則
不斷帶給人類睿智的“智慧的寶庫”
嚴格自律的“王道”人生觀
diyi章實現理想
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纔可能到手——一條人生法則
睡也想、醒也想,持續強烈的願望重要
將要實現的狀態以“彩色”在頭腦中呈現
只要思考達到每個細節,目標就能實現
成功需要縝密的計劃和精心的準備
生病領悟真理
心態決定命運
鍥而不捨幹到底,結果只能是成功
持續努力,變平凡爲非凡
天天鑽研創新,孕育巨大飛躍
傾聽工作現場的“神靈之聲”
人生要時時“有意注意”
描繪夢想使人生飛躍
第二章從原理原則出發考慮問題
人生和經營的原理原則以單純爲好
迷惘時的航標——“人生哲學”
決不隨波逐流,死守原理原則
僅是知道不行,貫徹落實才有意義
“思維方式”決定人生方向
自己的人生之戲如何編演
不在現場流汗什麼也學不到
拼搏在當下這一刻
“喜歡”燃起熱情
戰勝自我向前進,人生大變樣
抓住本質,複雜問題簡單化
問題也不妨單純化
與外國交涉,“正當性”重於常識
第三章磨鍊靈魂、提升心志
日本人爲什麼丟失了“美好的心靈”
對領導的要求是德重於才
時時反省,不忘磨礪人格
磨礪心志的“六項精進”
將感謝刻於童心的“隱蔽唸佛”
隨時準備說“謝謝”
喜悅要直率表露
托爾斯泰的感嘆
切斷蠱惑人心的“三毒”
拔“正劍”成功,拔“邪劍”滅亡
勞動的喜悅是人世的喜悅
將釋迦的“六波羅蜜”銘刻於心
每天的勞動磨礪心志
重新認識勞動和勤奮的價值
第四章以利他心度人生
託鉢化緣中邂逅人心之美
天堂地獄之分由心態決定
利他本來就是經商的原點
利他拓展視野
參與新事業的動機每晚自問自答
爲社會爲世人勇於自我犧牲
利潤只是受委託臨時保管,終需要貢獻於社會
日本應將“富國有德”定爲國策
怎能忘記珍貴的美德
以德爲本的人格教育刻不容緩
別讓歷史重演,構築新日本
從自然界學習“知足”
人類一旦覺醒,“利他”的文明之花將會盛開
第五章與宇宙潮流協調和諧
主宰人生的兩隻看不見的手
懂得因果報應法則,就能改變命運
不必擔心結果,因爲因果必報
宇宙的意志促進森羅萬象生生不息
“偉大之物”向事物注入生命
我爲什麼皈依佛門
不完不要緊,貴在持續“精進”
心中存在真理的“內核”
災難消“業”該慶賀
與其追求開悟,不如運用理性和良心去磨礪心志
凡是存在有價值
踏着人生的正道,走向光明的未來
後記
1632538390
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纔可能到手——一條人生法則
世事難遂人願——對於人生中發生的各種事情,我們無意中就會產生這種看法。然而,正因爲我們有“事不遂願就是人生”的想法,才導致了“事不遂願”的結果。因此,不如意的人生,就產生於你自己消極的想法。
一個人的人生就是他思維的產物,許多成功哲學這麼強調。從我自己的人生經驗出發,我把“心不喚物,物不”作爲自己堅定的信念。就是說,只有自己內心渴望的事情,才能將它呼喚到可能實現的射程之內。首先要明白“心不想,事不成”。
換句話說,一個人心中描繪的事情或心中的願望,會如願地在其人生中出現。因此要想做成事情,首先要思考“要這樣、必須這樣”,這種願望比誰強烈,熱情達到燃燒的程度,這比什麼重要。
我diyi次切身感受這個道理是在40多年前,diyi次聽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講演。當時的松下先生還沒有像後來那樣被神化,我也剛開始創業,還是一名默默無聞的中小企業的經營者。
當時松下先生談到了zhuming的“水庫式經營”。未建水庫的河流,遭逢大雨,就會引發洪澇,而連日干旱,河水就會枯竭。
因此要建水庫蓄水,使水量保持在範圍之內,免受天氣和環境的影響。企業經營也一樣,景氣時要爲蕭條期做好儲備,經營應該留有餘裕。
聽松下先生這麼講,擠着幾百名中小企業家的會場裏,不滿的聲音如波紋般傳開。我坐在後面,明白這些牢騷的內容。
“說什麼呢?正因爲沒有餘裕,所以大家才每天揮汗如雨、惡戰苦鬥,如果有餘裕,誰願意如此辛苦呢?我們想聽的是怎樣才能建水庫,而你現在只是強調建水庫的重要性,有什麼用呢?”在交頭接耳的埋怨聲中講演結束,開始答疑,一位男士站起來,表達了這種不滿:“如能實現水庫式經營,當然很理想,但現實是做不到。怎樣才能做到,如果不教我們具體的方法,說這些有什麼用呢?”聽到這個問題,松下先生溫和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沉默片刻,他便自言自語道:“那方法我也不知道,儘管不知道,但必須要建水庫,你必須得這麼想。”聽松下如此回答,全場一片譁然。幾乎所有人認爲松下先生答非所問,因而感到失望。
然而,我卻既沒有失笑更沒有失望,不僅如此,我受到了莫大的衝擊,猶如電流通過全身。我一時竟有些茫然失色,因爲我感覺到,松下先生的話對我而言,是極爲重要的真理。
1632538390
做企業的目的是什麼?贏利!做企業人的目標是什麼?幫企業贏利!然而,爲什麼在財務報表形勢喜人、經營業績節節攀升的同時,我們還會聽到公司員工對老闆的私下抱怨,看到高層們面對發展的十字路口無法舒展的愁眉,甚此時正目睹着各界輿論對業界翹楚、時代精英們毫不留情、鋪天蓋地的指責與奚落?誠然,所有企業及企業人恪守着贏利——這一亙古不變的原則在時代的浪潮中奮勇前進,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參透了利益背後的玄機?中國並不需要“道義放兩邊、利字擺中間”的商業大鱷,更不會提供給缺乏德行、忽視修爲的企業人廣闊發展的康莊大道;如果想在白熱化的競爭中一枝獨秀,就必須要剖開經濟的表象,探求企業的本質,找到得以在如今的世道中生存下去的活法。這本《活法》的作者稻盛和夫是日本戰後經濟的傳奇,他不用優美的文字取勝,也不用高深的說教讓人五體投地,而是將其多年心得以質樸的文字向我們娓娓道來。企業人會從中領會真正的企業發展之路,而普通人亦將感受到境界的“爲人之道”。
臻品齋書店在發貨前,
📚書本包裝一層氣泡袋,
再一層強化塑膠包裝袋,
最後才裝進破壞袋!
強化包裝,讓愛書人收到書不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