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e7b5dbb8e807848d35f1c8a78b1835fa

「957」40歲,精采人生才開始:從1萬人的經驗談看見真正該做的事 / 大塚壽 著

NT$ 299.00


亞馬遜4.5星好評、讀友熱烈回響!──
☆「40歲才是真起點,是還可以挑戰的年紀!」
 「若是能早點讀到這本書,我一定不會走錯路。」
 「這本書給了我思考工作方法的契機!」
☆萃取1萬中階以上主管的經驗,把握人生下半場的契機!
40歲,是決定下半生怎麼活的黃金時刻!
專注於「做對的事」,擺脫「愈努力愈無力」的循環,活出不後悔的人生!
你還好嗎?「40歲」後悔度調查
□ 每天都很忙碌,但並不討厭忙著工作的自己。
□ 工作還是實務至上,重點是親自動手。
□ 雖然知道事情要交辦出去,但到頭來還是忍不住自己攬下來。
□ 平日經常加班,但假日時間都拿來陪伴家人。
□ 雖然不排斥升官發財,但盡量不去想這些事情。
□ 最近的年輕人不喜歡別人過度干涉,所以盡可能跟對方保持距離。
□ 大學畢業至今還沒換過公司。
□ 現在完全沒時間留給興趣,覺得退休之後再培養就好。
勾選超過5項,可能就是「愈拚命努力,愈容易感到後悔」的飲恨者!
請立即改變想法吧!
40歲是人生的黃金時期,然而在忙進忙出的生活中,該如何延續過往的順遂、推開曾經的挫敗?又該如何擁抱自己的美好人生?
擁有美國雷鳥國際管理學院MBA學位、身為顧問公司董事長的作者大塚壽,從20歲開始將請教他人成功與失敗的經驗談視為自己的畢生志業,有「人脈達人」之稱。他主張與其向成功人士學習,不如取法身邊人物的成功或失敗經驗更具實質效益。
為了撰寫本書,他從認識的3萬多名商業人士當中,挑選了1萬人深入訪談,其中包含了知名企業的社長、幹部,也有大小公司的中階主管,或者以個人品牌走跳的人。他發現50、60歲的受訪者中,最多人後悔自己在40多歲的階段裡做錯選擇;而且愈拚命工作的人,愈容易對40歲的人生感到後悔。而想要擺脫「愈努力愈無力」的惡性循環,就要專注於做對的事。
本書精鍊出「生涯、公司、管理、私人、時間管理、人脈、學習」等7個面向,提醒我們從40歲起,用減法看見真正該做的事,才能邁向精采人生。
◎前輩提點金句
‧擅長工作的人,也不見得能在組織裡出人頭地
‧世上幾乎沒有「少了你就會停擺的工作」
‧不要追求工作生活平衡,而是「生活100%」
‧不該期待公司會給你正當的評價,專挑會提升自我評價的工作
‧「單戀公司」是得不到回報的,請準備好公司之外的「第二張名片」
‧盡早決定要往上爬還是放棄升官
‧1個人認同你,表示多了7個敵人
‧視不合理為「他人的測試」,萬萬不可意氣用事
‧與其討好上司,不如尋求下屬認同
‧廣結善緣,「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
‧利用「集中選書」,選擇特定領域鑽研到底
◎書中超實用工具
‧週末時間六分法
‧週三上午只處理「重要但不緊急的工作」
‧以最大限度發揮十分鐘
‧嚴守時間表
‧以「想做清單」挺過危機
‧區分自己的五種角色

★名人推薦:
李奧貝納集團執行長暨大中華區總裁 黃麗燕
捷易通科技執行董事、職場第一位導師 周純如
投資理財專欄作家 畢德歐夫
《倒數60天職場生存日記》作者 Vito
◎台灣名人推薦

★讀者推薦:
◎日本讀者回饋
‧本書很容易閱讀,觀點卻意外尖銳。
‧書名會讓即將跨入40歲的人想也不想就拿起來閱讀。內容不僅對工作有幫助,工作之外也有所助益。
‧40出頭的人都應該讀,而且最好照著做!
‧40歲才是真起點。以前的人都認為上了40歲就變成了糟老頭,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我真實感覺到這是個還可以挑戰的年紀。
‧若是能早點讀到這本書,我一定不會走錯路。此刻我一邊回想過去,這本書也給了我思考工作方法的契機。

★目錄:
前言
有太多太多人「後悔自己蹉跎了不惑之年」/四十歲的陷阱:「愈努力愈容易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視新冠肺炎為「改變人生的轉機」
你還好嗎?「四十歲,後悔度調查表」
第一章 〔生涯篇〕四十歲是決定「下半生怎麼活」的最後機會
(1) 揭穿四十歲以後突然襲上心頭的「徬徨不安」
   「心中那股忐忑」源自於……?/「五個觀點」分析自己的不安
(2)「自我評價」應重於「公司評價」
   這世上不存在「正確、妥當的評價」/人資最忌諱的「月暈效應」/四十歲後別再當「雜務工」
(3) 用金額衡量「自己的市場價值」
   「三十五後轉職無望論」已經過時/建議當面和人力仲介聊聊/價值低落者應專心從事「能提升價值的工作」
(4) 化身為一張「稀有卡片」
   站上「自己的擂台」,光速拿下戰果/利用「異種結合」尋找藍海
(5) 決定「下半生該做的」三件事
   為什麼上了年紀後,時間走得特別快?/「圓餅圖」的效果超乎想像!
(6) 四十歲以後須學會經營「個人品牌」
   「將人生奉獻給公司」有多淒涼/產出眾多經營者的原因/個人品牌即是杜拉克提出的「平行事業」理論
(7) 培養一個「月賺七萬日圓的副業」
   「副業禁令」要遵守到什麼地步?/重點不是金額,但絕對需要一個目標金額/也可以「收購小公司」
討論 四十歲「金錢的後悔」:永無止境的論戰─買房或租房?
第二章 〔公司篇〕身處「暗潮洶湧的組織」需培養出高超的泳技
(1)「要往上爬還是放棄升官」盡早拿定主意
   愈來愈多人「不想出人頭地」/一流的社長,都在四十歲時決定「我要當上社長」/升不升官二選一,搖擺不決最不妙
(2) 捨棄個人技能,優先培養「組織技能」
   若想法還停留在三十歲,四十歲肯定碰壁
(3) 絕口不說人家壞話,「樹敵」是大忌
   「不要輸給那個部門!」這句話竟然會衍生出嚴重的問題!?/「王牌」通常得面對眾多「看不見的敵人」/日日精進不懈,才能獲得名為「聲望」的疫苗
(4) 四十歲要懂得向「反面教材」學習
   好榜樣難尋的時代/反面教材乃強力的「警惕」/面對好榜樣採攻勢,面對壞榜樣採守勢
(5) 遭逢危機時,想成「有人在測試我」
   對於突如其來的降職不吭一聲/「發飆」而丟掉大好未來的員工/將遭遇的危機想成「祕密視察」
(6) 與其討好上司,不如尋求下屬認同
   上司過個十年就會消失,但下屬呢?/不必逢迎諂媚,「適時關心」即可/商務人士的下半場比賽全靠「與後輩的關係」
討論 四十歲「金錢的後悔」:最具代表性的五個「悔不當初」
第三章〔管理篇〕掌握「正確的交代方式」,自己和團隊才動得起來
(1) 首先掌握「交辦的大原則」
   不是「無法交給別人」,只是「自己想做」?/「善前」不善後
(2) 拋棄三十歲之後養成的「名嘴」身分
   「名嘴」個性不改,只會阻礙四十後的成長/到頭來,四十歲以前都只是「見習領導」/回想當初,我也曾怨嘆:「如果是我當上司……」
(3) 四十歲必須懂得「動員年長下屬」
   沒有「年長下屬」的公司反而不妙?
(4) 抹煞「身為選手的自己」
   選手或教練是永遠的「取捨問題」/「和下屬比業績的上司」簡直糟糕透頂/從對下屬說教,改為「請教下屬」之後……/事先鎖定「扮演教練的時間」
(5)「夾心餅乾」其實是求之不得的好機會
   不會碰到兩難的人代表「沒有存在意義」?/迎合下屬,最後只會遭殃/只要看到「曙光」,人就能堅持下去
討論 四十歲「金錢的後悔」:為什麼我都存不到錢……
第四章 〔私人篇〕暫時拋開工作,完全投入「個人生活」
(1) 不要追求工作生活平衡,而是「生活一○○%」
   現代四十歲人,根本沒有所謂的工作生活「平衡」?/世上幾乎沒有「少了



臻品齋書店在發貨前,

📚書本包裝一層氣泡袋,

再一層強化塑膠包裝袋,

最後才裝進破壞袋!

強化包裝,讓愛書人收到書不失望!❤️

IMG_9089IMG_9088


DALL·E 2024-01-28 22.38.41 - Create a wide, detailed impressionist-style painting of a three-story traditional bookstore warehouse interior, capturing the feeling of being imm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