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5L-6] 透過錢眼看歷史.中國篇 作者: 波音 出版社:遠流
NT$ 320.00
小麥才是文景之治真正的幕後推手
食鹽是華夏民族誕生的催化劑
紙幣是撂倒三大王朝的凶手
鄭和七下西洋的秘密任務是「找錢」
鄭氏家族是東亞版「加勒比海盜」
「金錢」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歷史真相
歷史不僅是人民創造的,它還是「人民幣」創造的。
銅錢,外圓內方,代表了古代中國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古代中國的歷史似乎也濃縮在了小小的銅錢之上。
中國上下五千年,是什麼導致了王朝更迭?
什麼決定了三國勝敗?
鹽巴有多重要?
長城圍住了什麼?
鄭和為什麼下西洋?
大宋不缺錢缺什麼?
這些問題的答案很簡單,都和「金錢」有關。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人們往往忽視這個基礎,更多地強調帝王將相的成敗,卻對影響他們行為的經濟狀況語焉不詳。
正因為如此,本書選擇從經濟角度看待歷史,用詼諧逗趣的語言,講述一樁樁歷史大事件,透過金錢描繪泱泱大國上下五千年,揭開歷史的面紗,零距離感受歷史真相的魅力。
作者簡介
波音
1999年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知識普及類讀物作家,獨立學者。現任《大科技》雜誌社總編助理兼編輯部主任,經濟專欄主筆。著有《從此愛上經濟學》、《閱讀宇宙》等。所寫經濟類、歷史類、科學類文章發表於中國內地多家知名媒體。
目錄
□《實用歷史叢書》出版緣起
□臺灣版序:寫給用繁體字的朋友
□原序:傾聽歷史的叮噹聲
第一篇 三千年的糧倉保衛戰
用狗尾巴草填飽肚子
小麥小麥我愛你
有多少小麥可以重來
水稻坐上小麥的沙發
感謝玉米棒子,感謝印第安人
第二篇 愛生命,愛鹽巴
黃、炎合夥打劫蚩尤的鹽巴
春秋戰國的幕後導演
私鹽販子掀翻大唐
第三篇 長城:外面的窮鬼想進來,裡面的窮鬼想出去
馬可.波羅見過長城嗎
長城建在哪兒,得聽老天的
秦始皇算了一筆經濟賬
萬里大牆沒啥用
長城被經濟學打敗了
兩邊窮鬼詛咒的圍牆
第四篇 三國群雄鬥地主
都怪黃巾軍掀牌桌
曹孟德:出身不好,摸來個大王
劉玄德:根紅苗正,卻湊不出炸彈
孫仲謀:要想強,飛機帶翅膀
第五篇 要想吃飽飯,多挖運河少生娃
大河向東流,不是好兆頭
天上掉下個隋煬帝
大運河︰一個文藝青年的驚天力作
傍上大運河,京城有飯吃
當皇家海軍掐住了大運河
第六篇 別說宋朝不差錢
富甲全球的大宋
宋兵乙︰我曾是個無業遊民
扯幾尺布就打發了北方胡人
逼急了,破銅爛鐵都當錢
第七篇 早產的紙幣惹人唉
從飛錢到交子︰四川人有法子
大宋開始對紙幣上癮
三大王朝被一沓紙幣撂倒
紙幣泛濫︰穿越千年仍無解
第八篇 三個夢碎的阿土仔
兩千年前,王莽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
經濟學家王安石的兩大創新
放牛娃皇帝的羨慕嫉妒恨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農民
第九篇 鄭和下西洋的兩個秘密任務
找個逃跑的廢帝,用得著七下西洋嗎
差錢,還是差錢
嗨,聽說非洲有金子
天朝之外的華商太討厭了
鄭和的第三張牌
沉舟側畔千帆過
第十篇 大海有多寬廣,鄭氏海盜就有多犀利
木頭要了寶船的命
後鄭和時代的「海商王」
鄭氏家族︰東亞版「加勒比海盜」
鄭成功趕跑蔗糖救臺灣
第十一篇 白銀讓明朝不明不白地死去
一枚銅錢引發的走私大案
美洲白銀砸中大明的頭
看白銀潮來,看白銀潮去
百萬兩銀子逼死崇禎帝
第十二篇 誰偷了康乾盛世的饅頭
什麼康乾盛世,那都是浮雲
盛世危局︰從馬可.波羅到馬戛爾尼
達爾文家族砸了景德鎮的場子
要人命的蠶寶寶
第十三篇 鴉片戰爭:一個煙鬼和一個茶鬼鬧翻了
大英帝國被茶葉攻陷了
鴉片拯救了太平洋島嶼
茶鬼覺得被煙鬼侮辱了
種植園裡的煙茶暗戰
煙鬼在當鋪裡徹底沉淪
尾聲:錢眼裡的歷史風景
看更多
序
推薦序
「笨蛋,問題在經濟」!!改變歷史發展的關鍵是經濟。
在中國歷史中,歷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牧馬,其目的不外乎是對中原豐富物產的垂涎。而中原王朝面對北方牧民的南下,其因應動作大多是迎面而擊之!幾番爭鬥的結果,獲勝的往往是中原的王朝。接著志得意滿的中原王朝開始向外擴張,在深入周邊的高原、沙漠國家之後不久被打敗,然後又退回長城,又過了沒多久,內部開始崩潰,舊王朝滅亡,新王朝興起。
北方游牧民族為了中原物產而南下,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北方牧區的經濟不足以支持牧民的生活。而中原王朝得與北方游牧民族持久作戰,並且贏得生存競爭,其根本原因則是,中原的農業經濟較北方牧區的游牧經濟更能提供穩定的後勤軍需支援。而歷來中原王朝在擴張到高原、沙漠邊緣之後,即無法再向前擴張,其原因最主要還是勞師襲遠,佔領區的經濟太落後,無法就地整補,一切需從後方的中原補給,路途遙遠,接濟不易之故。最後,因為長期的對外征戰,消耗了過多的錢糧,國力耗盡的結果,王朝開始逐漸崩潰,終致滅亡。
北方牧民南下,其動機是經濟。中原王朝戰勝北方牧民,其原因是經濟。接著中原王朝開始擴張領土,但卻無法久佔,其原因又是經濟。最後中原王朝退回長城,並且開始崩潰,其原因依舊還是經濟。
所以說,改變歷史的重大根本因素,其實是經濟。此書--《透過錢眼看歷史》作者提供了「錢」也就是經濟這個有別於過去的政治角度來看待歷史的演變,讓歷史讀來更貼近人性,也更有親切感。是部值得推薦給厭倦了政治鬥爭歷史發展理論的讀者們閱讀的書。
台中一中 歷史科教師 王騰億
臺灣版序
寫給用繁體字的朋友
在寫這篇序的時候,筆者使用的是簡體字。我知道,出版流程中會有一個環節,把這篇簡體字的序言轉化成繁體字,供諸位閱讀。兩岸相隔僅幾十年,文字就出現了明顯的差異,語音和用法也有所區別,這讓兩千年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強推「書同文」的秦始皇情何以堪!
幾十年彈指一揮間,由於各種非歷史學界因素的影響,兩岸對歷史的看法想必也有不少差異。在我讀書的時候,學校中的歷史課本的核心體系是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的社會發展史觀,人類社會在經濟進步和階級鬥爭的推動下,從原始社會線性地爬升,依次進入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以及後面更高層次的社會形態;再加上早就流傳千年的明君-昏君史觀──朝代興於明君,亡於昏君;以及戰爭史觀──王朝更迭的原因是因為打了敗仗,不是國軍不努力,實在是共軍太狡猾,云云……各種各樣的史觀爬進了我的腦袋,以其昭昭,使人昏昏,讓我這個歷史愛好者更加看不清歷史的本來面目了。
我對臺灣歷史教材不熟悉,但妄自揣測,當年相互炮擊的激情燃燒歲月中,教材應該或多或少也受到非歷史學界因素的影響。近些年來,大陸的歷史教材開始逐漸摒棄那些將歷史簡單化處理的各種史觀,開始展現歷史複雜性、多樣性的面貌。拭去浮塵,歷史這個小姑娘露出了她的本真,吸引了我更多的關注目光。
終於在幾年前,本著給自己的興趣一個交代,對複雜的歷史有更清晰認識的目的,我開始鑽研歷史,並著手寫作這本《透過錢眼看歷史》(中國篇)。我選擇了從經濟的視角看待歷史,考察經濟和歷史的相互影響。這部分是由於自己青少年時所受的馬克思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觀點的影響,部分是受黃仁宇先生的大歷史視角的影響,希望能夠從歷史的一系列偶然中摸索出些許必然。
我無意於去建立一種經濟史觀。歷史是複雜的,純粹用經濟學來解釋歷史,和純粹用階級、帝王、戰爭來解釋歷史一樣,犯了把歷史簡單化的錯誤。但經濟對歷史的影響是深刻的,要對歷史真相有更深入的領悟,就無法回避經濟這個因素。

食鹽是華夏民族誕生的催化劑
紙幣是撂倒三大王朝的凶手
鄭和七下西洋的秘密任務是「找錢」
鄭氏家族是東亞版「加勒比海盜」
「金錢」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歷史真相
歷史不僅是人民創造的,它還是「人民幣」創造的。
銅錢,外圓內方,代表了古代中國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古代中國的歷史似乎也濃縮在了小小的銅錢之上。
中國上下五千年,是什麼導致了王朝更迭?
什麼決定了三國勝敗?
鹽巴有多重要?
長城圍住了什麼?
鄭和為什麼下西洋?
大宋不缺錢缺什麼?
這些問題的答案很簡單,都和「金錢」有關。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人們往往忽視這個基礎,更多地強調帝王將相的成敗,卻對影響他們行為的經濟狀況語焉不詳。
正因為如此,本書選擇從經濟角度看待歷史,用詼諧逗趣的語言,講述一樁樁歷史大事件,透過金錢描繪泱泱大國上下五千年,揭開歷史的面紗,零距離感受歷史真相的魅力。
作者簡介
波音
1999年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知識普及類讀物作家,獨立學者。現任《大科技》雜誌社總編助理兼編輯部主任,經濟專欄主筆。著有《從此愛上經濟學》、《閱讀宇宙》等。所寫經濟類、歷史類、科學類文章發表於中國內地多家知名媒體。
目錄
□《實用歷史叢書》出版緣起
□臺灣版序:寫給用繁體字的朋友
□原序:傾聽歷史的叮噹聲
第一篇 三千年的糧倉保衛戰
用狗尾巴草填飽肚子
小麥小麥我愛你
有多少小麥可以重來
水稻坐上小麥的沙發
感謝玉米棒子,感謝印第安人
第二篇 愛生命,愛鹽巴
黃、炎合夥打劫蚩尤的鹽巴
春秋戰國的幕後導演
私鹽販子掀翻大唐
第三篇 長城:外面的窮鬼想進來,裡面的窮鬼想出去
馬可.波羅見過長城嗎
長城建在哪兒,得聽老天的
秦始皇算了一筆經濟賬
萬里大牆沒啥用
長城被經濟學打敗了
兩邊窮鬼詛咒的圍牆
第四篇 三國群雄鬥地主
都怪黃巾軍掀牌桌
曹孟德:出身不好,摸來個大王
劉玄德:根紅苗正,卻湊不出炸彈
孫仲謀:要想強,飛機帶翅膀
第五篇 要想吃飽飯,多挖運河少生娃
大河向東流,不是好兆頭
天上掉下個隋煬帝
大運河︰一個文藝青年的驚天力作
傍上大運河,京城有飯吃
當皇家海軍掐住了大運河
第六篇 別說宋朝不差錢
富甲全球的大宋
宋兵乙︰我曾是個無業遊民
扯幾尺布就打發了北方胡人
逼急了,破銅爛鐵都當錢
第七篇 早產的紙幣惹人唉
從飛錢到交子︰四川人有法子
大宋開始對紙幣上癮
三大王朝被一沓紙幣撂倒
紙幣泛濫︰穿越千年仍無解
第八篇 三個夢碎的阿土仔
兩千年前,王莽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
經濟學家王安石的兩大創新
放牛娃皇帝的羨慕嫉妒恨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農民
第九篇 鄭和下西洋的兩個秘密任務
找個逃跑的廢帝,用得著七下西洋嗎
差錢,還是差錢
嗨,聽說非洲有金子
天朝之外的華商太討厭了
鄭和的第三張牌
沉舟側畔千帆過
第十篇 大海有多寬廣,鄭氏海盜就有多犀利
木頭要了寶船的命
後鄭和時代的「海商王」
鄭氏家族︰東亞版「加勒比海盜」
鄭成功趕跑蔗糖救臺灣
第十一篇 白銀讓明朝不明不白地死去
一枚銅錢引發的走私大案
美洲白銀砸中大明的頭
看白銀潮來,看白銀潮去
百萬兩銀子逼死崇禎帝
第十二篇 誰偷了康乾盛世的饅頭
什麼康乾盛世,那都是浮雲
盛世危局︰從馬可.波羅到馬戛爾尼
達爾文家族砸了景德鎮的場子
要人命的蠶寶寶
第十三篇 鴉片戰爭:一個煙鬼和一個茶鬼鬧翻了
大英帝國被茶葉攻陷了
鴉片拯救了太平洋島嶼
茶鬼覺得被煙鬼侮辱了
種植園裡的煙茶暗戰
煙鬼在當鋪裡徹底沉淪
尾聲:錢眼裡的歷史風景
看更多
序
推薦序
「笨蛋,問題在經濟」!!改變歷史發展的關鍵是經濟。
在中國歷史中,歷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牧馬,其目的不外乎是對中原豐富物產的垂涎。而中原王朝面對北方牧民的南下,其因應動作大多是迎面而擊之!幾番爭鬥的結果,獲勝的往往是中原的王朝。接著志得意滿的中原王朝開始向外擴張,在深入周邊的高原、沙漠國家之後不久被打敗,然後又退回長城,又過了沒多久,內部開始崩潰,舊王朝滅亡,新王朝興起。
北方游牧民族為了中原物產而南下,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北方牧區的經濟不足以支持牧民的生活。而中原王朝得與北方游牧民族持久作戰,並且贏得生存競爭,其根本原因則是,中原的農業經濟較北方牧區的游牧經濟更能提供穩定的後勤軍需支援。而歷來中原王朝在擴張到高原、沙漠邊緣之後,即無法再向前擴張,其原因最主要還是勞師襲遠,佔領區的經濟太落後,無法就地整補,一切需從後方的中原補給,路途遙遠,接濟不易之故。最後,因為長期的對外征戰,消耗了過多的錢糧,國力耗盡的結果,王朝開始逐漸崩潰,終致滅亡。
北方牧民南下,其動機是經濟。中原王朝戰勝北方牧民,其原因是經濟。接著中原王朝開始擴張領土,但卻無法久佔,其原因又是經濟。最後中原王朝退回長城,並且開始崩潰,其原因依舊還是經濟。
所以說,改變歷史的重大根本因素,其實是經濟。此書--《透過錢眼看歷史》作者提供了「錢」也就是經濟這個有別於過去的政治角度來看待歷史的演變,讓歷史讀來更貼近人性,也更有親切感。是部值得推薦給厭倦了政治鬥爭歷史發展理論的讀者們閱讀的書。
台中一中 歷史科教師 王騰億
臺灣版序
寫給用繁體字的朋友
在寫這篇序的時候,筆者使用的是簡體字。我知道,出版流程中會有一個環節,把這篇簡體字的序言轉化成繁體字,供諸位閱讀。兩岸相隔僅幾十年,文字就出現了明顯的差異,語音和用法也有所區別,這讓兩千年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強推「書同文」的秦始皇情何以堪!
幾十年彈指一揮間,由於各種非歷史學界因素的影響,兩岸對歷史的看法想必也有不少差異。在我讀書的時候,學校中的歷史課本的核心體系是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的社會發展史觀,人類社會在經濟進步和階級鬥爭的推動下,從原始社會線性地爬升,依次進入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以及後面更高層次的社會形態;再加上早就流傳千年的明君-昏君史觀──朝代興於明君,亡於昏君;以及戰爭史觀──王朝更迭的原因是因為打了敗仗,不是國軍不努力,實在是共軍太狡猾,云云……各種各樣的史觀爬進了我的腦袋,以其昭昭,使人昏昏,讓我這個歷史愛好者更加看不清歷史的本來面目了。
我對臺灣歷史教材不熟悉,但妄自揣測,當年相互炮擊的激情燃燒歲月中,教材應該或多或少也受到非歷史學界因素的影響。近些年來,大陸的歷史教材開始逐漸摒棄那些將歷史簡單化處理的各種史觀,開始展現歷史複雜性、多樣性的面貌。拭去浮塵,歷史這個小姑娘露出了她的本真,吸引了我更多的關注目光。
終於在幾年前,本著給自己的興趣一個交代,對複雜的歷史有更清晰認識的目的,我開始鑽研歷史,並著手寫作這本《透過錢眼看歷史》(中國篇)。我選擇了從經濟的視角看待歷史,考察經濟和歷史的相互影響。這部分是由於自己青少年時所受的馬克思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觀點的影響,部分是受黃仁宇先生的大歷史視角的影響,希望能夠從歷史的一系列偶然中摸索出些許必然。
我無意於去建立一種經濟史觀。歷史是複雜的,純粹用經濟學來解釋歷史,和純粹用階級、帝王、戰爭來解釋歷史一樣,犯了把歷史簡單化的錯誤。但經濟對歷史的影響是深刻的,要對歷史真相有更深入的領悟,就無法回避經濟這個因素。
臻品齋書店在發貨前,
📚書本包裝一層氣泡袋,
再一層強化塑膠包裝袋,
最後才裝進破壞袋!
強化包裝,讓愛書人收到書不失望!❤️

×